万万没想到(科技高质量发展例子)科技高质量发展2000字,罗湖
原标题:罗湖新地标背后,这些科技超牛!
说到罗湖,你会想起什么?从“三天一层楼”的国贸,曾经“亚洲第一高楼”地王大厦,100层高的京基100大厦,到“2022年中国建成最高建筑”城脉中心……
一座座地标,是时代的缩影,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见证。
筑起这些新地标的,不仅是钢筋混凝土,还有最前沿的建筑科技。4月13日,罗湖发布举行“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专场”,罗湖区住房和建设局局长马晓东与四位企业代表共同发布,揭秘罗湖地标背后的新材料、新技术。
地标项目运用多种前沿技术
每座地标的诞生,都是建筑行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集中体现。
例如,改革开放之初,国商大厦开创了中国内地工程招投标先河;1985年建成的国贸大厦首创滑模施工技术,创造了“三天一层楼”的“深圳速度”;
地王大厦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钢结构技术;京基100大厦,创造了超高强度混凝土417米超高泵送的业界神话;2022年建成的最新地标城脉中心,在施工工艺、技术专利、学术论文多点开花,充分彰显了建筑科技带来的发展成果。
在罗湖目前的在建项目中,也有大量前沿技术的运用。
其中,城建梅园项目运用了超高层变形监测、液压自爬模、钢结构虚拟预拼装 等一系列高端建筑技术,项目取得发明专利3项。
御龙天地项目采用永临结合十字钢箱梁、反压土分层开挖、地下室钢结构吊装及运输等技术,大幅降低施工组织难度,提升施工效率,获得专利9项。
城建大厦项目现已封顶,成为深圳市国企第一高楼,运用核心筒和外框“错层同步施工”工艺,进一步提高施工组织效率。通过“平面+三维”模拟,实现钢筋超层绑扎,进一步缩短工期。
新技术、新材料层出不穷
现场,四位辖区企业代表介绍了多种前沿科技在建筑领域的运用。
在建设方面,中建八局深圳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与罗湖区住房和建设局携手,推出了国内首个“工业上楼”专项技术包。技术包当中,首次推出了“高层大跨度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模块化结构体系”,构建“堆叠式空中工厂”,可实现30m以上跨度,并满足重型设备上楼、功能灵活可调等生产需求。
该体系与传统的非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相比,预计可节约预制构件运输吊装费用17%,提高施工效率约11%,降低综合建造成本约8%。
在建筑装饰方面,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带来了既有幕墙安全检测技术。目前,我国建筑幕墙保有量超过17亿平方米,部分既有建筑幕墙使用期间存在材料老化、性能退化等问题。
对此,公司制定了可复制可规模化推广的既有幕墙精准无损检测、高效替换、性能提升、智慧运维的核心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;推动、主导8项地方既有幕墙检测鉴定类标准的制定;累积取得相关专利20余项。
在运维方面,中燃集团下属壹品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分享了BIM技术在建筑运维方面的运用。公司将建筑物的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深度融合,开发了玉衡系统,积极推进基于BIM技术的数字孪生落地实践,打造出D+E+N体系,即数字孪生+能源+多种应用场景,实现对建筑物的实时监测、预测和优化等功能。
目前该技术已在中燃大厦落地应用。
在材料方面,深圳中凝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气凝胶绝热涂层系统。该系统可应用于建筑外墙表面和屋面,2mm的厚气凝胶绝热涂层系统,隔热效果即可媲美20mm厚岩棉和40mm厚保温砂浆,具有安全、环保、节能和性价比高等优势。
该公司是国内气凝胶领域首家取得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称号的企业。
建筑业全产业链实现跨越发展
一直以来,建筑业是罗湖区的传统优势产业。近年来,全区建筑业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,向着建筑工业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不断前进,建筑业全产业链实现了跨越发展。
目前,罗湖区建筑业企业共有1337家,其中规上企业119家,一级资质143家;全市建筑业产值前百强企业中,罗湖区占13个席位;先后培育出中建深装、名雕装饰、洪涛集团、瑞和股份等全国知名建筑装饰龙头企业;全国建筑装饰企业前十强中,罗湖企业占6家、8家企业入围百强,装饰业优势集聚效应日益显现。
马晓东介绍,罗湖区对于建筑业发布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。
其中,新迁入或新设立建筑类企业落户,一次性最高奖励250万元;新迁入建筑类企业购房,最高给予1亿元购房扶持;新迁入建筑类企业租房,最高给予500万元租房扶持;企业项目获得奖励的、企业取得新资质的、全职引进顶尖行业专家院士的,最高奖励400万元。
同时,搭建政企促进机制,通过举办产业发展推介会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全区性的交流活动,进一步增进建筑企业交流。积极筹建罗湖区建筑业协会,发挥平台功能,不断提升服务品质。
【记者】夏凡
【作者】 夏凡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